重聚(1)

今年八月中如期與胡坤德老師在加州會面,睽別二十多年,師生在異國見面值得大書特書!

是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清風徐來一掃南加州數日前炎炎酷暑。下午師母驅車來飯店接我,然後前往Newport Beach的Fashion Island購物中心,沒有擁擠的人潮,我們信步漫走,坐在露天座位上,一直聊到天色漸暗。 話題有舊日師友,投資理財,小賭怡情,靜坐練氣,真是愈罷不能。原本想請老師師母吃頓飯,我也可以順便打打牙祭,因為老師例行的養生法門,就省下來了。

大學重修機率論對我的影響極大,因為重修我收斂起玩心,紮紮實實的把統計學好,在我後來求學過程中幫助很大。也因為能定下心來學,才能體會老師教學認真與獨到的見解。(說到這就想不禁到幾個數字:1.282, 1.645, 1.96, 3.126; )老師說過幾年就要退休了,其實統計現在正夯,不急,不急!
 
跟老師見面後幾天,也因此跟助教學長林名甫連絡上,學長也住在加州,學長,我來找你了!

(原本早該將這篇寫好,這幾個月來可以說是馬不停蹄的忙,總算有點空了)

老朋友

這回籠嫂去北方幫女兒搬進宿舍,多賴東海音樂系同學林馨文夫婦的幫忙;我們先將一些行李寄到她家,請他們接機時帶去,並且送龍嫂去學校。

東海回憶錄–師長篇(一)

時值2010元旦期間,收到一封這樣的留言

學長你好:
總覺得叫你學長比較貼切,因為你算是我兩個求學階段的學長,我也是畢業於辭修高中(30屆),加上我目前念東海工工研究所2年級,無意間在網路上搜尋跟辭修高中有關的文章,想要重溫一下以前高中的回憶,竟然能夠讓我遇到同時是辭修跟東海工工的學長,我覺得太奇妙了,剛剛在逛學長你以前東海大學的回憶時,看到有一張照片,學長你是說背景是胡坤德老師交的線性代數,我研一時有擔任胡坤德老師在大學部的助教,胡老師目前還在東海工工任教,大約再過2到3年胡老師就要退休了,花了一點時間逛完學長寫的文章,還是覺得以前在辭修的生活最快樂,也最充實,看到學長post很多在美國生活的照片,我當兵退伍後仍有意出國唸書,希望能跟學長分享在國外生活的經驗!

我是辭修第九屆,說來這是小我二十一屆的小學弟寫的。留言中提到的照片是這張:

我一直想寫寫我對東海一些師長的回憶,不過都一直沒能動手,這封留言似乎來的正式時候,催我不要再拖了。

我是民國七十一年進東海,工工系A班,班導胡坤德老師。我們班一共50人,49個男生,一個女生!新生訓練時胡老師要大家寫下對大學這四年的目標與期望裝在信封裡,他替大家保管,待要畢業時再發給大家。胡老師後來因暫代系主任,未能繼續擔任我們導師,所以沒能跟我們一起拆閱,這是後話了。

胡老師教的課都在大二以後,大一時跟胡老師的互動實在不多。大一重頭戲物理,微積分;微積分擋修大二統計學,統計學(嚴格說上學期是機率論,下學期是統計學)就是胡老師教的。從學長那得知胡老師的統計學不是開玩笑的,二修,甚至三修的多有人在。

胡老師也輪流每次跟兩位同學在學校中港路對面的老王餐廳吃午餐,簡單幾個家常菜,對常吃自助餐的我們來說好比是加菜。自大一微積分,物理生存下來的人,順利升上二年級,這時工工系所有課似乎一時之間全部上場。胡老師的課,除了統計學外,還有數量方法與線性代數(各是一學期)。二上時我修胡老師的機率論與數量方法。我對數量方法沒什麼概念,原本以為就是一種數學課,上課了才知道是利用電腦程式解方程式。教課書有一大半是流程圖與Fortran程式,我因為大一Fortran修的不錯,讀程式往往比聽老師講課還來的快,上起課來也就不太專心。此外還有一個因素,我上課很難投入,那年代最流行的工程計算機應該是Casio-3600,Cassio-3600功能最強也最貴,我用的則是低檔的panasonic,胡老師上課中常用他的Casio-3600示範講解,那些變數儲存,重複執行步驟對我來說根本派不上用處。題外話,我們以前還模仿胡老師打計算機慣用右手小拇指的動作。

數量方法這頭上的不起勁,機率論那頭也不甚好,不知為什麼原因總覺課本跟老師教的不能銜接,惡性循環之下,學習情緒態度也不好,這時胡老師對我的印象一定不是很好。學期結束後機率論得了個補考,後來補考未過,不但擋修下學期統計,還得等三上重修機率論。一時之間覺得步驟大亂,現在想起「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一點都不錯,我因這擋修有機會修了一些對我很重要的課,以後慢慢說。

二下修線性代數, 則是非常紮實,胡老師教的仔細,教課書也選得很好,後來研究所中的迴歸分析,多變量方法都有賴這時打下的基礎。讀東海企研時還上了一門課好像叫做「高級管理數學」,不但教的是線性代數,用的居然是同一本教科書!因為企研同學中非裡工背景的居多,企研老師只能蜻蜓點水式的帶過,又因為是必修,我只好再回鍋一次,真是浪費時間。更荒謬的是,這企研老師也在逢甲任教,同學中有一逢甲畢業生,以前就上過他這門課,這回加上「高級」兩字,只得「重修」了。希望現在的制度不再像以前一樣僵化。

升上大三時胡老師也兼教工程經濟,雖然他是第一次教,說實話他的數學好教工程經濟只是牛刀小試,沒什麼難的。

三上重頭戲還是重修機率,胡老師換了一本英文教課書(搭配他編寫的統計學,華泰出版),這本「數理統計」非常合我的胃口。(我後來跟經濟系同學聊到他們的高等統計,才發現他們用的也是是這本數統),每條公式,定理都有證明,來龍去脈清清楚楚。胡老師這年的教法,教材也「數理」些,相較於我第一次修的經驗,這次特別花時間處理「動差母函數」與「隨機變數函數的機率」,我因為能掌握這些內容,學習情緒大為振奮,連每章節後的習題都一一花時間練習,這些習題也往往補充課文不及交代的地方。遇到不會的,我就在紙上寫下我的作法與問題,放在湖老師辦公室門上的留言箱,他如果不能在上課時回答,定會在下課時叫我去辦公室說明。這樣紮實的一年下來,我反倒覺得前一年幸運沒能補考過關。胡老師上課時帶著一本筆記本,我沒看過內容,但是不難猜他事先將要教的內容:公式,例題等等,都先整理好寫在筆記本中。他看看筆記本,一面在黑板上寫下式子,各式符號大小寫一絲不苟,足見他的嚴謹。

受惠於胡老師的教學,我們這屆東海企研共錄取前三名由工工系包辦,一共錄取了四名工工系學生。聽說出題的是當初新近成立的統計系系主任洪永泰老師,他對我們工工系的統計水平印象深刻。

我退伍後僥倖有機會在中原夜間部兼統計學課,我報著一試的心情,打電話給胡老師,問他編寫的統計學是否有出新版,胡老師很熱情的回應我,沒想到這事已經二十幾年了!特此為記。

gathering2OLD-1

左起:陳潭老師,胡坤德老師,同學鄒永德,我
1986畢業前土雞城聚餐

網路上找到的胡老師2007家長日照片,照片中的教室,也是第一張相片中的教室。只是不知那黑板換過了沒有。


補記:

收到胡老師來信,提及每年暑假行程,今年或有可能一會,甚喜

東海回憶錄 — 合唱團(補記)

老姊來信說到她以前也是民謠指揮,這點我是忘了提。她下任是廖智慧,接下來是林馨文。

另外老姊說,建築系學長是歐東「益」。這段時間我也想起團長是林換章(工工三),再來是王馨(歷史系),再來是劉維中(我大一室友)。

 

東海回憶錄 — 合唱團(三)

兩年前我貼寫22路公車一文,沒想到兩月後收到下面的留言

林怡文–老姐 | November 15th, 2007 at 9:22 am 嗨!我是老姐,沒想到在這裡看到二十多年前一個工工系新生的回憶,而且居然記得老姐的名字!?!
哇!!真是太驚喜了!!
請問你是當年工工系中的哪位帥哥?
我很好奇耶!哈哈!
不過我有點猜出你是誰了?
希望你回信告訴我!
謝謝!這篇文章讓我一下子回到那段深夜練唱的有趣日子!

網路真是太讓人驚喜了。

工工系的合唱團是一項傳統,現在東海官網中校歌的一個版本就是工工系合唱團唱的。不過我覺得現在的規模好像小了許多,而且是男女混聲,不向我們當年近百人,而且都是男生。

工工系練唱好像都是十點才開始,練到深夜。所以那段時間我常是練完民謠,就接練系上合唱團。我們練習的地點友好幾個:外文系館,東大附小,系圖。系主任郭東耀先生,來看我們練唱時對老姊非常的客氣,稱老姊「林小姐」,「林小姐的阿公,是我在台大的老師」。(世界還真小)

當年練的兩首歌『慈光歌』(指定曲)和『漁陽鼙鼓動地來』(自選曲)。我很喜歡『漁』,Youtube上也有不少團體的演出,我覺得這一團唱的還不錯,大家也可借此想像近百人的氣勢。

不過這首歌的氣勢,倒不是光靠人多,整曲氣勢一開始bass就要能成功醞釀風雨愈來的感覺,稍受tenor加入後,情勢加緊,越到後頭,浪頭就得越高,這樣才顯得出全男聲的特色。對我來說上面這影片在2:20「指日下長安」接「漁陽鼓」地方是一大敗筆,不但整個氣勢中斷,而且顯得沒力,可以表現男聲氣的長度與力度的地方被浪費了。當然這些是我後來的體會,老姊的教法直接多了,她總是說大家要「水擱有力」!

比賽是在東海教堂裡舉行,系老闆拿出所有的領帶,大家一人一條。我們聽到第二名是「xx系」時,篤定是第一名了,可以說是欣喜若狂,簡直要把教堂頂掀了!

大二時,我沒有參加系上合唱團,但老姊(大四)還是出馬代工工系合唱團,還是獲得冠軍。大三時,老姊已畢業了,她也就交棒給大二學弟高經堯,但是她還時給予技術指導,那年我還是忙著不同的事沒參加,不過我湊巧是比賽主持人,我就幫忙伴奏翻譜,工工系還是第一名!

有一回我跟小董(辭修同學讀逢甲),在台中逛街,遇到老姊。老姊請我們吃水餃,你說這像不像個俠女?老姊現在夫唱婦隨,從事專業音樂活動及社會服務,同時還推廣兒童合唱,果然是個俠女!

 

 

東海大一英文(三)

Ms Morrety除了我們班之外還另外教一英文班,我們班是理、工、商學院組成,另外一班是文,法學院組成。她決定要辦一個小小聚會把兩班學生集合起來,她呢,會做巧克力—算是處女作—請大家吃。

聚會是在外文系館的一間大教室舉行(見下),不過那天她的處女作巧克力,是失敗的,成了巧克力糊!聚會,大家當然要自我介紹,我發現另一班有一個女生,也叫Nichole,她是政治系的,跟我辭修同學陳念平同班,我後來還跟他們一起修哲學概論,那是後話。

 


上回說到排英文話劇,好像是有一個星期六中午,她跟我們排了一下,我們就一起去逛校園,同行的還有另一個女英文老師。從新餐,女生宿舍,往東海湖走,繞東大附小回來,路上她很好奇問我們,結在樹上一顆顆的那東西是什麼?

「It’s a fruit. Called 龍眼 or 桂圓」

見到風箏也問,中文教什麼

「It’s called 風箏.」

「Also called 紙鳶,紙鷂」(增加她的中文字彙)

「Why so many names? They confuse us easily.」

「Because the ancient Chinese did not know there are foreigners.」

她們最好奇的是蟬留在樹上的殼,更驚訝它的生命週期。

一年級就要節束了,Nichole 決定回美國,然後再回台灣,不過是回來時就要在台北專心學中文。她要好好照寄張像,好留作紀念。然後我們全班就在校友會館聚餐, 也算是餞行。

我問他是什磨時候的飛機,説不定我可以去送她,因為我就住在機場附近。七月二日,上午我陪完第二次挑戰但專聯考的辭修哥們,我下午就到機場送她,她在機場見到我,一時感傷竟然雙眼泛紅。

我跟她陸續有聯絡一直到大三,後來我不小心把一本通訊錄遺失,也把她的地址弄丟了。這回寫這幾篇,掃描這些舊相片,才又見到她寫在相片後的字。世界很小,説不定還真能又見面!

東海回憶錄 — 合唱團(二)

朋友問起怎麼唱的都是「軍歌」?其實除了競賽曲我們唱的都是小品和民謠。我們的團歌還是西風的故事。

言歸正傳升上大二後,指揮廖智慧也升上大四決定交棒,新任指揮由我們同屆音樂系林馨文接棒,伴奏也換人擔任(是龍嫂社會系同學)。林好像比廖小一號,可是她們練聲樂的人, 音量大的驚人,好像一個小小的喇叭,但是有非常高的輸出。我查了一下,原來這也是一種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指揮林馨文現旅居美國,專事音樂教育,同時是華音青少年合唱團指揮。

我對大二這一年民謠的記憶相對的較少,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是我在其他社團的活動增加了不少,此外就是一件意外,太「突出」讓其他的記憶都模糊了。一回我們藉指揮生日辦活動,活動項目是當年很流行的大肚山古堡遊。

古堡(截自東海大學網站)

東海學生自發現後,引為別境以勝地。烤肉、聯誼、慶生、探險、作夢者終日不絕。有視之為風車,謀衝撞衝突如唐吉訶德者,有徒手攀爬,臨風慨嘆古今效陳子昂者,更有登臨以雄天下,矯然以中古騎士自命者,而這些年輕的騎士,總少不了大談他們的美人、傳奇。
而今古堡凋蔽,窗洞封鎖,昔日騎士美人,匹馬星散於四海,莫知其所終。

回程時天色已黑,指揮由我同學用野狼125載著,騎在大多數人後方,沒想到一個不小心,在經過飛彈部隊前方的轉彎路上,跌入路旁溝中!不是身處其中的可能覺得奇怪,這意外並不大啊,為什麼會讓其他記憶都模糊了呢?這回跟指揮經facebook連絡上,照當事人她的說法,她大學很多事都記不清了,但是她記得那件車禍,因為她被摔到「懸崖」底下!(水溝成了懸崖了)

 

底下是幾張照片應該是慶生會,地點是在工學院後方的階梯教室。這張照片背景是胡坤德老師的線性代數。相片中四人左起梁文虎(資訊),歐東義(建築),我,劉百鍊(數學)。百鍊也是我辭修的學長。

 

 

底下這幾張照片有當年的指揮,前後任團長,很多人我都記不得名字了,倒是長相還記得。 

 

 

 

 

未完 續合唱團(三)

東海回憶錄 — 合唱團(一)

(前言:昔日民謠合唱團指揮老友, 畢業近25年之後, 藉Facebook又取得聯繫,以此為記)

前回說到我在東海的第一天晚上,學長帶我們這群無主新生,到女生宿舍找我們工工系合唱團指揮林怡文(音樂三, 大家以老姊稱呼)出來逛校園,偕行的還有指揮小老虎(音樂二)。往東海湖的途中,小老虎唱他們音樂系的創作曲,調子已不復記得,歌詞是『你當一科,我當兩科….』在此以前我從未接觸過讀音樂的人,沒想到他們都是很活潑的!在這逛校園的途中,我聽說了東海每年上學期都會舉辦系際杯合唱比賽,工工系不但囊括最多次冠軍,而且已經成了傳統, 一屆一屆的傳下來, 所有工工系新生都經此洗禮。 學長保證練唱時叫苦連天,比賽後終生難忘!(回到寢室後,說起有關合唱一事,沒想到我這孤鳥竟有此第一手消息。而且還見過指揮與伴奏)

隔天開始就是新生訓練,典禮中東海聖樂團(成員多是音樂系學生)唱東海校歌,女生團員穿鵝黃色連身長裙,我一眼就認出團員中指揮老姊(林怡文),這點其實不難,下文分解。聖樂團唱的真的是沒話說,東海校歌是名作曲家李抱忱作品,沉穩中帶著優美。這裡要離題說一下東海校歌:

美哉吾校 東海之東
挹重溟之巨浪
培萬里之長風
求仁與歸主
神聖本同功
勞心更勞力
專業復宏通
貫精麤於內外
東西此相逢
美哉吾校 美哉吾校
永生之光被四表
立心立命 立人極於無窮

照官網的說法,

本校校歌以孫克寬教授所作之詞為基礎,經中文系同仁共同斟酌修訂……這首校歌將本校基督教教育理想、中國文化精神、勞作制度、通才教育、融合東西文化的立校精神,表露無遺。但完成後卻因「求仁與歸主,神聖本同工」一句引起嚴重爭論,周聯華董事長乃於四十八年十月十二日的第三十八次董事會議上聲明:「去年所採用之校歌業經決定不用,此後學校無論在任何集會之中亦不再唱。」延至六十四年十月始經董事會重新決議為本校校歌。

我以前讀徐復觀雜文,讀到他及中文系教授因歌詞一事受到校董會極大壓力及責難,由此可證,校歌寫成竟可擱置十六年,才再度啟用。期間壓力不難想像。

校歌教唱是由一位在校牧室工作的音樂系女校友負責,學姊好像是姓呂(?),完全美聲唱法。我後來才知道該學姊也好像擔任過民謠合唱團的指揮。

室友劉惟中的姊姊歷史三,男友是工工三學長同時也是民謠合唱團團長,我們有了這重關係,就放膽去民謠試唱,雖說試唱其實就是分部,(我對這是老土)沒去之前還是有點膽怯。試唱是在音樂系最大的一個小演奏廳,也是民謠團練的場所。試唱其實也蠻簡單的,我本來以為還要讀譜,其實只需要「mi-i-a-a-a」的往上(下)唱, 就算分部完成了。我們一行四人,我分在tenor其餘的都在bass.

初進民謠,其實唱的不是民謠,而是兩首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大專合唱比賽歌曲:指定曲「國父遺囑歌」及自選曲「中國人」。 國父遺囑歌的歌詞自然就是國父遺囑,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是我聽過屬於難聽的合唱曲。全曲為了表現莊嚴氣度,使用最多的就是全音符。4/4拍的歌,一小節可以配上好幾個字,要如何分配就看指揮的詮釋!

說到這就得介紹指揮廖智慧(音樂三)。現在到網上搜尋「廖智慧」,看到的大半是都是「聲樂家廖智慧」,另一半則是在個團體推廣合唱活動。真是與有榮焉。說回我一個菜鳥在Tenor,我看其他三人在Bass「成群結黨」好不羨慕,於是一天我鼓起勇氣跟指揮說,我小要換到Bass。指揮說我們唱一下,於是我又「mi-i-a-a-a」了一下,指揮聽了說:你的音色很好啊,就留在Tenor吧!還有你跟我以前一個學弟很像…。她不知道這對我是極大的鼓勵!我受到鼓舞就繼續留在Tenor。

合唱社團每個學校都能有,指揮是由音樂系聲樂學生擔任,當年做的到的學校可能不多。東海雖然不大,但是能有音樂系,實在是蠻可貴的。我從沒聽過現場的「美聲」唱法,所以初聽指揮示範唱的時候,蠻震撼的。有一回指揮要開演唱會,我們當然要捧場,我到場一看,哇,原來是很盛重的!(可見我當初多沒概念)指揮穿連身禮服,還小露一些(當然以現在的標準,可能屬於是滴水不露)演唱的歌曲可說是古今中外都有,想來這樣才可以顯示歌唱家的功力。

回憶這些往事時,才想起好像民謠有去淡水指揮家玩過。細節已經記不清處了。此外又想起許多學長、學姊:(試寫看看)歐東義、劉曉亭(後來當選為活動中心會長),萬水平,王馨(下任團長),傅惠萍(唱月琴比美鄭怡)、伴奏(不記得名字,但一頭長髮,適合拍洗髮精廣告)。

 

 åº•ä¸‹ç›¸ç‰‡æ”æ–¼åœ‹çˆ¶ç´€å¿µé¤¨ï¼Œæ¯”賽當日

 

 

 

 

 

 

未完,續合唱團(二)

22路公車 — 時報部落格’嚴選好文’

1982我拎著我辭修高中的帆布袋 , 袋子中裝著衣物,棉被,還有一本小說,從中壢坐復興號火車到台中 . 小說的書名是什麼已記不得了, 但是用途倒還是記得很清楚 —- 準備新生訓練時可以看 ! 上了火車發現我的位子坐著個老太太, 車廂走道中站滿了八成的人, 我不好意思叫老太太起來,於是就站在旁邊伺機"搶" 回座位. 沒想到到了苗栗,她也還沒起身的意思,我肚子餓了 , 就走到別的車廂碰運氣, 結果運氣不錯,給我佔到個位子, 就在位子上吃了個便當 . 快到台中我回到原車廂拿帆布袋, 老太太還坐著 !

 

出了火車站見到東海童軍團在幫新生運行李, 我把帆布袋交給他們, 兩手空空地看著四周,想著下一步要去哪.見到旁邊也有一新生托運行李( 他頭髮較長,不像是剛從成功嶺下來的樣子). 我問他知不知道要去哪坐車, 他說我們去坐台中客運 . 我們坐22路公車 , 車子很擠 , 我們幸運坐在最後一排靠窗戶. 他成了我在東海認識的第一個同學. 他後來還當了經濟系學會會長,我們這屆畢聯會主席(我是公關組組長). 可是我卻記不全他名字 — å¼µ?耀, 對不起了, 老同學! 我們這屆工業工程系住新蓋好的宿舍, 四人一間. 室友有宜蘭中學畢業的劉維忠(姊姊是歷史三), 台中一中的洪國隆, 建中的覃安平. 不像我初到東海人生地不熟,他們的高中校友(會 ) 自報到日晚上起就有迎新活動.

 

我第一天在東海的晚上,一個人在宿舍中無所是事, 二年級學長 (老鼠)把像我這樣沒人帶的新生集合起來大約有七 ,八個左右, 帶我們去逛校園. 三逛四逛把大家帶去了女生宿舍. 說是要介紹我們認識工工系合唱團的指揮和伴奏, 廣播找來指揮 —老姐 (林怡文,音樂三), 伴奏 -小老虎(音樂二), 接著去逛東海湖.

 

我在東海最初的好一段時間晚上是常常一個人到處亂走, 一是室友都有高中校友會招呼著 , 二是在辭修習慣了一群人在宿舍打屁, 一個人留在寢室中很不習慣. 有一天晚上我逛到銘賢堂 ,見到一群人在排話劇,導演背了個辭修書包,我立刻以 " 他鄉遇故知"的態勢上前"相認". 導演是涂士正學長( 生物系), 劇本是他改編自小野的 "蛹之生", 排戲的是社會系 , 他們正在為話劇(週)比賽準備. 並邀我看正式的比賽演出 . 話劇週到了, 我看了好幾齣話劇 , 當然不會錯過"蛹之生". "蛹之生" 的小說我看過, 所以劇情起伏並不太會引起我注意, 倒是其中有一女角色是演男主角的舊情人, 有別於原書中描寫, 改編劇中的她非常"恰", 那女演員演的可真夠" 恰"çš„! 比賽結束要頒獎, 出乎意料的是 , 話劇社"傾巢而出", 把參加演出的每齣戲改編成一小段橋劇, 而且相當有笑果! 我心想話劇社這些人一定常看張小燕的節目, 他們像李力群, 李國修一樣會耍寶. 這其中有一個女生個頭小小的, 演出了好幾段, 其中一段是由一個(該怎麼說呢 ….跟一般人不一樣…頭角崢嶸吧 )男演員背出來, 然後被摔到前面來 , 然後兩個演對手戲. 一高一矮非常逗趣. 人生際遇是很難說的,在那後不到六個月時間 , 我認識了那些舞台上的"名人". 話劇社的小個子女生就是" 寶寶", 頭角崢嶸的是謝煜中, "蛹之生" 中的恰查某現在是我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