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一英文(一)

旅居美國南方多年,偶爾有美國人會問起我這「外國人」,為什麼我的英文這麼「好」?還有我那Duncan的名字是哪來的,難道我們中國人的名字跟西洋人一樣嗎?

這些都得從東海的大一英文說起。東海的大一英文是打破科系別,按程度編班,一共分三級,以leve 1, level 2 及level 3稱呼。如果是level 3 英文必須要修兩年,其他兩級只需讀一年。一、二級的英文老師都是在東海學中文的外籍人士(大多是甫自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擔任,每班大約二十五人左右。第三級的老師則有華裔老師(會說中文)擔任。

分班是在新生訓練時舉行的,考筆試與聽力。成績並不公布,但是很快就分班完成。我是第二級。我這班上課的教室很奇怪,別班都是固定在同一教室,我們班卻是兩天在M館,兩天在外文系館。(但是我一開始沒有注意到)上課的第一天,我到了外文系館教室,教室空空等不到老師,一起的還有兩三個別系學生。我們等不到老師,就在去公布欄確認,才知道原來是在M館。

外文系館到M館,可以說是貫穿教學區的對角,等我們到M館大概已經開始了一大半。我們走進教室,好位置都已經被佔據了,講桌正前方有兩位置空著,女老師笑著招呼我們過去坐,我選了一個坐下。黑板上列著許多英文名字,老師說這些都是她朋友親戚的名字,要我們每們選一個,這樣她好記得著我們。我因為晚到大部分名字已被選走,我見還有兩個Duncan與Alexander,我毫不猶豫地選了Duncan,因為比較短。跟我一起遲到的化工系祝興就成了Alexander。

老師介紹她是紐約來的,Nicole Morrety, 中文名字莫英棋,22歲。我們都以Ms Morrety稱呼。她教學非常輕鬆,常坐在大講桌上上課,我一半因為坐在第一排,一半因為膽子比較大,就常跟她對談。

有一個天星期六中午,是個晴朗的好天氣,我跟龍嫂有約,要去東海別墅找她,然後一起去看電影。經過商學院後方時,我見Ms Morrety從前方走來,手上拿著一支拖鞋,另一支穿再腳上。她見到我做了個無奈的表情説

「它壞了」(因為不是上課,她是說中文)

「啊,妳完蛋了!」(我猜她聽不懂完蛋是什麼意思)

原來她的拖鞋(塑膠藍白拖鞋),因為前方的洞穿久了,變得大了,腳趾夾的那條塑膠就一直掉出來。我陪她走到外文系館,然後回宿舍拿我的拖鞋藉她。再去別墅找龍嫂。(題外話,龍嫂那天不舒服,所以沒看成電影)到了星期一上課時,她一直沒表示,我想八成她以為我把拖鞋送她了。下課後,她叫住我,然後臉紅的從書包中拿出報紙包好的拖鞋還我。

(M館教室前合影,前排中祝興、我、老師)

(未完)

 

 

東海回憶錄 — 合唱團(二)

朋友問起怎麼唱的都是「軍歌」?其實除了競賽曲我們唱的都是小品和民謠。我們的團歌還是西風的故事。

言歸正傳升上大二後,指揮廖智慧也升上大四決定交棒,新任指揮由我們同屆音樂系林馨文接棒,伴奏也換人擔任(是龍嫂社會系同學)。林好像比廖小一號,可是她們練聲樂的人, 音量大的驚人,好像一個小小的喇叭,但是有非常高的輸出。我查了一下,原來這也是一種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指揮林馨文現旅居美國,專事音樂教育,同時是華音青少年合唱團指揮。

我對大二這一年民謠的記憶相對的較少,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是我在其他社團的活動增加了不少,此外就是一件意外,太「突出」讓其他的記憶都模糊了。一回我們藉指揮生日辦活動,活動項目是當年很流行的大肚山古堡遊。

古堡(截自東海大學網站)

東海學生自發現後,引為別境以勝地。烤肉、聯誼、慶生、探險、作夢者終日不絕。有視之為風車,謀衝撞衝突如唐吉訶德者,有徒手攀爬,臨風慨嘆古今效陳子昂者,更有登臨以雄天下,矯然以中古騎士自命者,而這些年輕的騎士,總少不了大談他們的美人、傳奇。
而今古堡凋蔽,窗洞封鎖,昔日騎士美人,匹馬星散於四海,莫知其所終。

回程時天色已黑,指揮由我同學用野狼125載著,騎在大多數人後方,沒想到一個不小心,在經過飛彈部隊前方的轉彎路上,跌入路旁溝中!不是身處其中的可能覺得奇怪,這意外並不大啊,為什麼會讓其他記憶都模糊了呢?這回跟指揮經facebook連絡上,照當事人她的說法,她大學很多事都記不清了,但是她記得那件車禍,因為她被摔到「懸崖」底下!(水溝成了懸崖了)

 

底下是幾張照片應該是慶生會,地點是在工學院後方的階梯教室。這張照片背景是胡坤德老師的線性代數。相片中四人左起梁文虎(資訊),歐東義(建築),我,劉百鍊(數學)。百鍊也是我辭修的學長。

 

 

底下這幾張照片有當年的指揮,前後任團長,很多人我都記不得名字了,倒是長相還記得。 

 

 

 

 

未完 續合唱團(三)

小烏龜

東海回憶錄 — 合唱團(一)

(前言:昔日民謠合唱團指揮老友, 畢業近25年之後, 藉Facebook又取得聯繫,以此為記)

前回說到我在東海的第一天晚上,學長帶我們這群無主新生,到女生宿舍找我們工工系合唱團指揮林怡文(音樂三, 大家以老姊稱呼)出來逛校園,偕行的還有指揮小老虎(音樂二)。往東海湖的途中,小老虎唱他們音樂系的創作曲,調子已不復記得,歌詞是『你當一科,我當兩科….』在此以前我從未接觸過讀音樂的人,沒想到他們都是很活潑的!在這逛校園的途中,我聽說了東海每年上學期都會舉辦系際杯合唱比賽,工工系不但囊括最多次冠軍,而且已經成了傳統, 一屆一屆的傳下來, 所有工工系新生都經此洗禮。 學長保證練唱時叫苦連天,比賽後終生難忘!(回到寢室後,說起有關合唱一事,沒想到我這孤鳥竟有此第一手消息。而且還見過指揮與伴奏)

隔天開始就是新生訓練,典禮中東海聖樂團(成員多是音樂系學生)唱東海校歌,女生團員穿鵝黃色連身長裙,我一眼就認出團員中指揮老姊(林怡文),這點其實不難,下文分解。聖樂團唱的真的是沒話說,東海校歌是名作曲家李抱忱作品,沉穩中帶著優美。這裡要離題說一下東海校歌:

美哉吾校 東海之東
挹重溟之巨浪
培萬里之長風
求仁與歸主
神聖本同功
勞心更勞力
專業復宏通
貫精麤於內外
東西此相逢
美哉吾校 美哉吾校
永生之光被四表
立心立命 立人極於無窮

照官網的說法,

本校校歌以孫克寬教授所作之詞為基礎,經中文系同仁共同斟酌修訂……這首校歌將本校基督教教育理想、中國文化精神、勞作制度、通才教育、融合東西文化的立校精神,表露無遺。但完成後卻因「求仁與歸主,神聖本同工」一句引起嚴重爭論,周聯華董事長乃於四十八年十月十二日的第三十八次董事會議上聲明:「去年所採用之校歌業經決定不用,此後學校無論在任何集會之中亦不再唱。」延至六十四年十月始經董事會重新決議為本校校歌。

我以前讀徐復觀雜文,讀到他及中文系教授因歌詞一事受到校董會極大壓力及責難,由此可證,校歌寫成竟可擱置十六年,才再度啟用。期間壓力不難想像。

校歌教唱是由一位在校牧室工作的音樂系女校友負責,學姊好像是姓呂(?),完全美聲唱法。我後來才知道該學姊也好像擔任過民謠合唱團的指揮。

室友劉惟中的姊姊歷史三,男友是工工三學長同時也是民謠合唱團團長,我們有了這重關係,就放膽去民謠試唱,雖說試唱其實就是分部,(我對這是老土)沒去之前還是有點膽怯。試唱是在音樂系最大的一個小演奏廳,也是民謠團練的場所。試唱其實也蠻簡單的,我本來以為還要讀譜,其實只需要「mi-i-a-a-a」的往上(下)唱, 就算分部完成了。我們一行四人,我分在tenor其餘的都在bass.

初進民謠,其實唱的不是民謠,而是兩首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大專合唱比賽歌曲:指定曲「國父遺囑歌」及自選曲「中國人」。 國父遺囑歌的歌詞自然就是國父遺囑,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是我聽過屬於難聽的合唱曲。全曲為了表現莊嚴氣度,使用最多的就是全音符。4/4拍的歌,一小節可以配上好幾個字,要如何分配就看指揮的詮釋!

說到這就得介紹指揮廖智慧(音樂三)。現在到網上搜尋「廖智慧」,看到的大半是都是「聲樂家廖智慧」,另一半則是在個團體推廣合唱活動。真是與有榮焉。說回我一個菜鳥在Tenor,我看其他三人在Bass「成群結黨」好不羨慕,於是一天我鼓起勇氣跟指揮說,我小要換到Bass。指揮說我們唱一下,於是我又「mi-i-a-a-a」了一下,指揮聽了說:你的音色很好啊,就留在Tenor吧!還有你跟我以前一個學弟很像…。她不知道這對我是極大的鼓勵!我受到鼓舞就繼續留在Tenor。

合唱社團每個學校都能有,指揮是由音樂系聲樂學生擔任,當年做的到的學校可能不多。東海雖然不大,但是能有音樂系,實在是蠻可貴的。我從沒聽過現場的「美聲」唱法,所以初聽指揮示範唱的時候,蠻震撼的。有一回指揮要開演唱會,我們當然要捧場,我到場一看,哇,原來是很盛重的!(可見我當初多沒概念)指揮穿連身禮服,還小露一些(當然以現在的標準,可能屬於是滴水不露)演唱的歌曲可說是古今中外都有,想來這樣才可以顯示歌唱家的功力。

回憶這些往事時,才想起好像民謠有去淡水指揮家玩過。細節已經記不清處了。此外又想起許多學長、學姊:(試寫看看)歐東義、劉曉亭(後來當選為活動中心會長),萬水平,王馨(下任團長),傅惠萍(唱月琴比美鄭怡)、伴奏(不記得名字,但一頭長髮,適合拍洗髮精廣告)。

 

 åº•ä¸‹ç›¸ç‰‡æ”æ–¼åœ‹çˆ¶ç´€å¿µé¤¨ï¼Œæ¯”賽當日

 

 

 

 

 

 

未完,續合唱團(二)

驟雨

早上突然來的一陣大雨
還有隱隱雷聲
女兒起床後說
好高興
本來以為要上學
才想起來是星期天

龜去殼空

被烏龜脫下來的殼會是什麼樣子
我以前從沒見過
這回托「烏龜獵犬」小熊的幫助
能夠知道這個秘密

 

藍天白雲與蟲子

藍天白雲

很久以前抓過一隻這樣的「螞蟻」,不過那時抓到時它已經怪死了。這回抓大一活生生的,與一個AA電池對照一下,大家可以想像他的大小。

更正 :其實這是一種(雄)蜂

 

 

 

花間的蜜蜂

 

紐約三部曲 The New York Trilogy

看完這本書了!如果說這個三天的週末做了什麼特別的事,那就是終於讀完這本小說了的第三篇! 這是我讀的第二本Paul Auster的小說,「紐約三部曲」顧名思義是三(短)篇小說組成,全書完成於1984,接近於三十年前了。這三十年人類生活因為電腦與電子通訊變化了許多,但是這樣的一本小說依舊讓人覺得新奇充滿懸疑。說懸疑似乎把這小說貶抑成一般奇情偵探小說。書是同學小馬推薦的,他的部落格『女兆』連結在右邊。

 

 

The train has left the station 火車已經離站

今天做了一個簡報,結尾時我以俗語The train has left the station (火車已經離站) 作為結語。火車一旦離站,意味事情已在進行當中,要做任何改變已不可能。你看阿湯哥,一會希望火車慢下來,一會希望火車快一點,總結一句太晚了。有什麼事該做的,趕快做,一旦火車開了就沒法了!

Train has left the 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