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聚(1)

今年八月中如期與胡坤德老師在加州會面,睽別二十多年,師生在異國見面值得大書特書!

是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清風徐來一掃南加州數日前炎炎酷暑。下午師母驅車來飯店接我,然後前往Newport Beach的Fashion Island購物中心,沒有擁擠的人潮,我們信步漫走,坐在露天座位上,一直聊到天色漸暗。 話題有舊日師友,投資理財,小賭怡情,靜坐練氣,真是愈罷不能。原本想請老師師母吃頓飯,我也可以順便打打牙祭,因為老師例行的養生法門,就省下來了。

大學重修機率論對我的影響極大,因為重修我收斂起玩心,紮紮實實的把統計學好,在我後來求學過程中幫助很大。也因為能定下心來學,才能體會老師教學認真與獨到的見解。(說到這就想不禁到幾個數字:1.282, 1.645, 1.96, 3.126; )老師說過幾年就要退休了,其實統計現在正夯,不急,不急!
 
跟老師見面後幾天,也因此跟助教學長林名甫連絡上,學長也住在加州,學長,我來找你了!

(原本早該將這篇寫好,這幾個月來可以說是馬不停蹄的忙,總算有點空了)

鹿肉乾

這幾天小狗在外面逛大街
小黑一直咬遮個東西不放

近一點照
可以看清楚些

小熊也不之從哪咬來個馬鈴薯

東海大一英文(二)

我跟高中同學聊起英文課,小馬説他在美國的大姊給他一盒紙牌,他只知在美國很紅,但不知該怎麼玩,於是交給我帶回東海問英文老師。

Ms Morrety 見我從書包中拿出那牌,立刻就說"UNO!” ,一時間也教不會, 於是約我中午到外文系館她多找個朋友,好一起玩。當天中午第五節課的時段,我們就在外文系館的茶几上玩UNO. 看的出他們玩地非常高興,還一直問我這牌是哪來,在台灣哪裡可以買的到。

同時間我們跟Ms Morrety相處久了,加上她上課很活潑有趣,就開始以Nichole稱呼她。無形中英文課成了大一繁忙的課業中的一大調劑。我們很喜歡慫恿她到室外上課,大家在草地上坐一圈,然後就這樣上課。反正都是練習英語會話,室外也比較輕鬆。有一回開課五分鐘了她還沒到,我們在走廊站成兩排,見她急急忙忙趕到,就在她快步走過我們中間,一個僑生以讚嘆的口吻脫口而出"Beautiful!”,稍後只見她臉色泛紅站在台上,不知是走的太快還是不好意思。

底下這張照片是Nichole照的,是要寄給她在美國的家人看的,相片中不難看出我的位置就在第一排中央,我桌上的是辭修書包。左後方的女生是會計三的學姊。不知為什麼會跟我們一起修英文。我COBOL程式設計課的第五個作業,150幾行,以現在標準來說是小意思,可是當年我打是還是一指神功時,多虧她幫我敲進電腦。

 

 

這學姊之所以會幫我,主要是因為我們「英文話劇」同一組,大部分的人都找同系同班的一組,這樣比較好排練,我們這四個剩下來的:她,Alexander (祝興),還有另一位同學,我們四人還自四個系成了一組。因為學姊比較文靜我們就分派了很簡單的角色給她,我們三個人多演一些。班上演出後,沒想到老師給我們最高分, 要代表我們班去比賽。我們利用星期四的第三節課排練,星期四的第二節還有第四節都是英文課(很奇怪的排課法),練了一會也沒什麼好再練的,反正劇情編好,主要就是大家就各自編台詞罷了。三個男生湊在一起,沒啥事好作,反正已在外文系館,就決定去找老師聊天,經過她窗外時,聽到她正在練習朗讀小學課文,等她一告段落,我們一致掌聲鼓勵,她被我們誇獎很不好意思。就出來跟我們一起去新餐喝果汁。我們這組話劇,居然又過關斬將一次,晉級到最後的聯合演出。

 

(未完)

雅禮協會(Yale-China Association)

耶魯大學的校園因為下雨沒多拍照。耶大是是百年前第一位中國留學生容閎畢業的地方,另外還有赫赫有名的詹天佑.(現在的小孩不曉得知不知道他)

到是見到如入下的雅禮協會, 查了一下才知原來也有百年歷史

 

 

 

 

摘自http://chinese.yalechina.org/

時事變遷,幾度易名

雅禮協會的前身是耶魯海外傳教會,早在1913年,便以‘中國耶魯’之名開始廣為人知。協會自創辦起就並非一個宗教組織,到了20年代更是不再具有明顯的傳教色彩。1934年,中國耶魯以非宗教機構的身份再度注冊,並於1975年正式改名為雅禮協會。

1901-1951
19世紀末,宗教熱潮席卷美國大學校園,一群耶魯畢業生和教員為在異國建立並傳播基督教的影響,於1901年成立了雅禮協會的前身‘耶魯海外傳教會’ 。創始人選址中國,以紀念一名在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喪生的1892級校友—其時在中國傳教的Horace Tracy Pitkin。在同其他西方傳教組織咨詢協商後,傳教會選定湖南省長沙市作為在中國的活動基地。

在美國紐黑文總部以及其它駐中國的傳教組織的指導之下,耶魯傳教會一開始便將其功能定位於教育而非宣講基督教義。1905年,胡美博士(Dr. Edward Hume) 的來華更決定了醫務工作和醫學教育成為當時工作的重心所在。從胡美博士的醫務診所開始,耶魯傳教會的教育力量不斷發展,最終成立了雅禮中學、雅禮大學(之後遷至武漢並同另外兩所教會學院合並,改稱華中大學) 、以及湘雅醫院、醫學院和護理學院。多年以來,湘雅(其名取湖南省簡稱之‘湘’, 附以耶魯早年中文音譯之‘雅’)以提供最先進的西方醫學技術培訓而享譽華中和華南。與同時期其它外來組織尤其不同的是,中國耶魯傾力招募和培養大量中國教育人才和行政人員。時至20年代末,組織內所有主要的領導職位都由中國人擔任,中國耶魯也成為了一個中美雙方合作性的組織。

中日戰爭期間 (1937-45),雅禮協會在中國的各成員機構都經歷了非同尋常的困難與挑戰。其中湘雅醫院更是承擔起救治傷兵、護理難民的艱苦工作。在日軍日趨南下的情勢下,大部分的湘雅機構都隨同國民黨一起避往中國的西南地區。1938年七月,華中大學遷往桂林,然而大規模的轟炸迫使其於次年再度轉移至雲南省邊遠的喜洲地區。雅禮中學也於1938年九月遷往湖南沅陵。醫學院和護理學院則於同年十月遷至貴州貴陽。

雅禮協會在戰爭期間歷經磨難,在長沙的許多建築和設施更是毀於入侵的日軍之手。然而這些挫折更加堅定了中美雙方教職員工合力重建的決心。1945年九月返回長沙的雅禮協會人決意重建校園,恢復運作。可是接下來長達四年的國共內戰以及日趨緊張的中美關系讓飽經戰亂的雅禮協會依然前途未蔔。

到了1951年,中國共產黨政府已經逐步將雅禮協會在長沙的資產收歸公有,並將雅禮中學改名為‘解放中學’。雅禮協會最後一任駐長沙代表Dr.Dwight Rugh,作為校園裡唯一的美國人而遭到軟禁,1950年的大半年都在家中度過,直到1951年五月才因解禁而離開中國。自此一別,美國紐黑文的雅禮協會同其在中國長沙和武漢建立的機構斷絕了近三十載的聯系。

1951-1979
1951至1954年間,大陸日漸高漲的反美情緒,以及國民黨掌控下的台灣社會的動蕩使雅禮協會在中國的工作被迫中斷。這段時期,協會將資源投入到幫助留美中國學生的工作中去,同時也在亞洲繼續尋求新的資助項目。很快地,協會便把目光投在錢穆先生(1895-1990) 以及其他中國知識分子值共產黨在大陸獲得全面勝利之時,避難英殖民地香港,為求保存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而建的一所學校——新亞書院。1954年初,在訪問了香港並經歷了數月的談判之後,雅禮協會董事會正式同香港新亞書院建立聯盟。

同在長沙不同的是,雅禮協會同新亞書院合作的主旨在於支持與協助,而非直接涉入行政管理。雅禮協會從美國福特基金會和其它基金處申請資金,專門贊助書院的發展,並向新亞書院來美進修的教師提供獎學金。1956年,雅禮協會恢復了每年派送兩名耶魯畢業生來華擔任英語教員的工作,只是地點從長沙雅禮中學換成了香港新亞書院。

50年代末,在香港建立中文大學的可能性開始得到進一步的拓展。1959年,英國大學委員會擇定新亞書院、聯合學院和崇基學院,將其合並組成新的香港中文大學。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在沙田校區正式掛牌成立。雅禮協會為新學校出資投建了許多設施,其中包括大學診所、雅禮賓館、 會友樓,以及新亞書院內的一幢學生宿舍。雅禮協會還協助推動了新學校早期的國際化進程,合作成立了新雅中國語文研習所和國際亞洲研究項目,每年招收上百名留學生。雅禮協會在新亞建立了辦公室,至今已有五十多年歷史。新亞書院和雅禮協會 (於1975年正式更名) 自此維持了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

1979至今
至20世紀70年代末,新亞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在組織機構和財政方面都逐漸走向穩定和成熟,也逐步降低了它對雅禮協會資助的依賴性。與此同時,中美兩國外交關系正常化也為雅禮協會重返中國內陸提供了契機。1979年秋,雅禮協會工作人員親赴長沙,訪問了前身是湘雅的湖南醫學院,同其管理和教學人員討論了開展教育交流的可能性。協議的達成促成了1980年九月雅禮協會英語教員的到來,以及湖南醫學院和耶魯大學之間醫務人員的交流。同年,兩名英語教員也被派往武漢大學。這項交流繼而擴大到華中師範大學。

短短幾十年的社會歷史變遷未能使滄海變為桑田,然而已足以為中國高等教育以及雅禮協會帶來深刻的變化。中國的政治敏感和雅禮協會自身的發展演變都決定了雙方合作的性質將大大不同於1949年前。不再尋求恢復對原屬機構的管理,雅禮協會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在醫學及研究方面開展短期的教育交流,同時恢復在中國的英語教學項目。80年代,雅禮協會的醫學項目向中國派送了逾40名美國專家,同時近50名中國醫務人員也前往美國進行交流。同期,將近100名耶魯畢業生參與了雅禮協會在中國的英語教學項目。雅禮協會也繼續向香港中文大學派送英語教師,並同其國際亞洲研究項目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

90年代間,雅禮協會將工作拓展到香港、長沙和武漢這些傳統的活動地點之外。英語教學項目得到延續,又開展了環保教育和兒童心血管疾病的項目,還促成了紐黑文Long Wharf劇院和上海人民藝術劇院1994年的合作,成功把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喜福會》搬上了舞台。與此同時,雅禮協會的其它項目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其中包括美國研究、法學、公共衛生、護理,以及中美學生在非營利組織的實習項目。欲了解這些項目的具體信息,請查閱本網站‘雅禮協會項目’ 一欄。

點擊雅禮協會項目了解詳情

若想更深入地了解雅禮協會的歷史沿革,請參閱Nancy E. Chapman和Jessica C. Plumb的合著 (雅禮協會百年歷史)

進京記(一)

北京之行來去匆匆
回來之後大睡十四個半小時

 

好在還有機會去天安門走走
還有吃到全聚德的烤鴨
烤鴨還有證書

 

英特爾國際科學展(三)

終於回家了 出門了近一星期